规格:

14首

流派:

古典乐

类别:

古典时期, 室内乐

简介:

*该版本为Peter Lichtenthal为弦乐四重奏改编

专辑介绍:
安魂曲其实也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指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安魂曲的唱词与普通弥撒基本相同,但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安魂曲这个名词在音乐上接受的人比较多,而教会一般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风格总结:

莫扎特在写到Lacrimosa的第八小节时去世,他完成了第一部、第二部的合唱和弦乐、第三、四部只完成了合唱,帮他将全曲完成的有艾伯勒、斯塔德勒和莫扎特的学生苏斯迈尔(Sussmayer),但主要是苏斯迈尔之功。苏斯迈尔的确才情不足,连莫扎特本人也认为他比较笨。但莫扎特在临终前曾对苏斯迈尔有所交代,所以的确,苏斯迈尔续貂并非狗尾,他尽全力地体现了莫扎特在前一部分的风格,力求少用或不用自己的曲谱。(陲怜经)慈悲经的赋格在末乐章重复出现更是莫扎特本人亲自要求的。

莫扎特在迁往维也纳之后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已达到完美成熟的境界。这段时期给与莫扎特重要影响的是巴赫(Bach)与海顿(Haydns,莫扎特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巴赫,在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可以见到对位法的使用愈趋频繁,同时巴洛克风格多使用在严肃的乐段中;在乐曲的形式上,他遵循海顿(Haydns)所奠定的基础,而在其上将音乐导至艺术的最高境地。在歌剧<>(Die Zauberflote, K620)与安魂弥撒中,都显示出相当强烈的巴洛克式风格,乐风也趋深沉严肃。尤其落泪之日(Lacrimosa)\”哀怜颂\”中的赋格,在情绪上将悲恸沉重的经文完全的表达出来。在维也纳的圣乐传统上,莫扎特的<>具有总结与转折的地位。

艺术家介绍:

简介:

#
、 曲目

1 、 01. 垂怜经 (Introitus- Requiem)
2 、 02. 求主垂怜 (Kyrie)
3 、 03. 震怒之日 (Dies Irae)
4 、 04. 号角声起 (Tuba mirum)
5 、 05. 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 (Rex tremendae)
6 、 06. 至慈耶稣求你垂怜 (Recordare)
7 、 07. 恶人群魔径受审判 (Confutatis)
8 、 08. 落泪之日 (Lacrimosa)
9 、 09. 主耶稣 (Domine Jesu Christe)
10 、 10. 牺牲 (Hostias)
11 、 11. 圣哉经 (Sanctus)
12 、 12. 降福经 (Benedictus)
13 、 13. 羔羊经 (Agnus Dei)
14 、 14. 领主咏 (Lux aeterna)

资源下载地址:

隐藏内容
本内容仅VIP会员下载
升级成VIP会员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