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14首
流派:
古典乐
类别:
管弦乐,浪漫时期
简介:
专辑介绍:
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长大,父亲是指挥家,祖父是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朋友和同事。他将肖斯塔科维奇音乐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在这些录音中,他与肖斯塔科维奇有着明显的联系。这两部作品都是在南岸中心现场录制的。2013年,第六交响曲的演出是南岸中心音乐节“The Rest Is Noise”的一部分,该音乐节对20世纪音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LPO因此获得了皇家爱乐学会音乐合奏奖。
在《第十四交响曲》中,尤洛夫斯基与独奏家塔蒂亚娜·莫诺加洛娃(女高音)和谢尔盖·莱夫库斯(男中音)一起,他们是LPO的定期合作者,用无可挑剔的母语俄语表达了歌曲令人难忘的情感。2006年的这场演出是尤洛夫斯基与LPO的第一场肖斯塔科维奇的演出,被《金融时报》描述为“一场感觉非常美妙的演出,指挥家和管弦乐队表达并维持了这种亲密的、充满死亡的歌曲循环。很难想象还有比塔蒂亚娜·莫诺加洛娃更强烈的女性独唱家,而谢尔盖·莱夫库斯则将他所有的权威都带到了男中音部分。”
《第六交响曲》演奏回顾:“肖斯塔科维奇第六交响曲的精彩演绎……影响深远,精彩纷呈,演奏集中,一致,充满个性。从Stewart McIlwham的短笛到Simon Carrington的定音鼓带来的丰富斑驳的低音提琴,这是LPO以美妙的形式回应其首席指挥,他真的知道这个乐谱是怎么回事。”
艺术家介绍:
女高音塔蒂亚娜·莫诺加洛娃(Tatiana Monogarova)在她的家乡莫斯科的俄罗斯艺术学院获得了声乐学位,在那里她获得了第一次专业演出,首先是在赫利康歌剧院,然后从1991年开始,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音乐剧院。1995年,她在威尼斯凤凰剧院出演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中的西妮娅一角,在西欧广为人知。随后,他们参加了维也纳室内歌剧院、南特歌剧院、韦克斯福德音乐节、比恩格拉茨音乐节和博洛尼亚市政府剧院的演出。莫诺加洛娃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首次亮相,在格林德伯恩音乐节上,她在莫扎特的《唐·乔凡尼》中饰演唐娜·安娜,后来她应邀在威尔第的《奥赛罗》中演唱苔丝狄蒙娜。她曾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表演过Janácek,并在《狡猾的小狐狸》中担任主角;她在德累斯顿首次亮相,饰演德沃夏克的《鲁萨尔卡》。这位女高音的标志性角色之一是《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季扬娜,她曾在莫斯科大剧院、汉堡国家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和辛辛那提歌剧院演出。莫诺加洛娃曾与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米哈伊尔和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路易斯·朗格雷、肯特·长野、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和汉斯·赞德等指挥家合作。作为一名音乐会歌手,她曾在伦敦的BBC逍遥音乐会上与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过拉赫玛尼诺夫的《钟声》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交响曲》等作品。
谢尔盖·莱夫库斯(Sergei Leiferkus,1946年4月4日出生)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歌剧男中音,以其戏剧性的技巧和强大的嗓音而闻名,尤其是在俄语和意大利语曲目中。他最著名的角色是《托斯卡》中的斯卡皮亚、《奥赛罗》中的伊阿古、《参孙与达丽拉》中的达贡大元帅和《西蒙·博卡内格拉》中的主角。莱夫库斯出生于俄罗斯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他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1972年,他在列宁格勒的马利剧院首次亮相,并因尤金·奥涅金、约兰塔、塞维利亚理发师和唐·乔瓦尼而获得表彰。1977年,他加入基洛夫歌剧公司,在普罗科菲耶夫的《战争与和平》中饰演安德烈。在基洛夫歌剧院,莱夫库斯的才华开始作为一名强大的歌手和富有想象力的演员获得国际声誉。
莱夫库斯曾在世界上大多数歌剧院巡回演出,包括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荷兰歌剧院、科隆歌剧院、爱丁堡艺术节、布雷根策艺术节、格林德伯恩和萨尔茨堡复活节艺术节。他还与许多著名的指挥家和管弦乐队合作,包括格奥尔格·索尔蒂、詹姆斯·莱文、克劳迪奥·阿巴多、瓦列里·格吉耶夫、伯纳德·海廷克、祖宾·梅塔、里卡多·穆蒂和小泽征尔,与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乐团简介:
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是伦敦五大交响乐团之一,世界著名的管弦乐团。1932年托马斯·比切姆爵士创建了伦敦爱乐乐团,几十年来,众多著名的指挥家曾经担任过该乐团的首席指挥,包括:阿德里安博尔特爵士、约翰普理查德爵士、伯纳德海丁克、左尔格索尔蒂爵士、克劳斯腾斯泰德、弗朗茨韦尔泽莫斯特、库特马祖尔等等。也许缘于乐团后来的许多首席指挥并非出自英国本土,而是广泛邀请欧美大牌指挥家,才使得乐团风格趋于多样性。1992年以来,伦敦爱乐乐团一直是英国皇家节日大厅的常驻交响乐团,每年9月至次年5月,乐团都在此地演出系列音乐会。
指挥家简介:
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指挥家之一,因其敏锐的音乐才华和冒险的艺术承诺而享誉全球,1972年出生于莫斯科,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音乐学习。1990年,他随家人移居德国,继续在德累斯顿和柏林的音乐学院学习,师从罗尔夫·罗伊特学习指挥,师从塞米翁·斯基金学习声乐。1995年,他在韦克斯福德音乐节上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指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五月夜》,同年,他与纳布科在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首次亮相。
尤洛夫斯基自2021年起担任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自2017年起担任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2021年,他辞去了伦敦爱乐乐团备受赞誉的15年首席指挥职务,成为该乐团的名誉指挥。此外,他还是启蒙时代乐团的首席艺术家,曾担任格林德伯恩节日歌剧院音乐总监(2001-2013)、俄罗斯国家学术交响乐团艺术总监(2010-2020)、俄罗斯民族乐团首席客座指挥(2005-2009)和布加勒斯特乔治·埃内斯库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2017-2021)。他还曾担任柏林小歌剧院首席指挥(1997-2000)和博洛尼亚市剧院首席客座指挥(2000-2003)。
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与
简介:
#
、 曲目
1 、 I. Largo
2 、 II. Allegro
3 、 III. Presto
4 、 I. De profundis
5 、 II. Malaguena
6 、 III. Lorelei
7 、 IV. The Suicide
8 、 V. On Watch
9 、 VI. Madam, look
10 、 VII. In Prison
11 、 VIII. The Zaporozhian
12 、 IX. Oh Delvig, Delvig
13 、 X. The Death of a Poet
14 、 XI. Epilogue